三下乡特辑⑩喜迎二十大,民族团结我践行|中药系 “三下乡”最后一天,不是结束而是新征程
喜迎二十大
民族团结我践行
6月30日-7月2日
“三下乡”迎来第三天啦
虽然昨天十分疲惫
但我们“民族团结我践行”小队
依旧精神饱满地
开启了新一天的征程
7月2日,在结束了前一天充实的行程后,为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成果,厚植中药学子民族团结情怀,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中药系“民族团结我践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举着队旗,昂首走进了福安市甘棠镇过洋畲族村。走进村子,引入眼帘的便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一切为了畲族的发展”。
“过洋村能有今天,多亏了习近平同志!当年,他到宁德上任后第一次下基层就来到我们村,鼓励大家发挥自身优势,解放思想,开拓思路,走林业、种植业等多元发展的道路。”回忆起30年前习近平同志到过洋村调研的情景,69岁的老支书钟祥应清晰如昨,三下乡的最后一天我们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来到了,美丽的畲乡福安市过洋村。开展以“喜迎二十大,庆建团百年”为主题的人民墙绘乡村振兴专项活动。





“墙绘不仅要有颜值,更要有气质”
候车亭原样
经过前期与村干部雷书记的对接及调研,队员们冒着骄阳烈日进行实地考察后明确了墙绘的主题。“墙绘不仅要有颜值,更要有气质,既要有传统文化的因素,更要注入新时代的活力。”带队老师刘瑜总结队员们的心声。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精准扶贫、古村落建筑、村规民约成为他们墙绘的内容, 服务队一同确定以“民族团结一家亲 同心共筑跟党走”为本次墙绘主要内容,并且把墙体彩绘的地点确定在过洋村村口候车亭。
“冒雨抢救作品,也是墙绘记忆的一幅画”
因台风带来的天气反复无常、雨水如注,给墙绘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给队员们带来了真正的考验。为了争取创作时间,队员们调整了策略,分秒必争地创作,甚至工作到次日凌晨一二点钟。即便如此,辛辛苦苦创作的墙绘也躲避不了雨水的“祸害“,队员们在雨中湿透全身上演一次次抢救作品,雨后一遍遍修补作品,深夜坚持创作,最终墙绘才得以顺利完成。当看到来时的白墙在笔下变成了色彩斑斓的靓丽风景时,队员们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身材瘦小的雪琪同学开玩笑道:“我觉得除了大家画出来的作品外,冒雨抢救作品的场景,也是我们墙绘记忆的一幅画!”



墙绘引不少村民驻足观看,新颖又接地气
“哇,这画真好看!”“画得真好啊!”“你们真厉害!”路过的村民不禁感叹,并向队员们表示称赞。队员们过程中表现出的不怕吃苦、敢于吃苦的优良品质,被村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常常善意地询问需不需要喝水,队员们婉拒的同时,也对村民表示了感谢。不时还有小朋友路过,驻足观看,队员们耐心地向小朋友解释绘制的内容、主题和含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乡村振兴,了解过洋畲族村的发展趋势,我们采访了当地村部书记,向他访问了解村里近年的发展情况。村书记热情地为我们解答:他首先对当地乡村产业发展的建设格局、发展总体态势做了详细介绍。近年来过洋畲族村利用自身少数民族特色和地理位置等集中的优势资源发展了一批种植业和畲草药项目,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绩。随后,村书记从过洋畲族村的红色革命历史出发,指出当地红色旅游业需要继续学习其他县市的建设经验,以求实现红色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村集体期望以精准发力发展畲族特色项目的方式,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村民的生活现状。
此次对乡村振兴的访谈活动,有助于我们深入基层,听真实的声音,为队伍的调研工作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同时了解特色产业发展外部环境,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落实。
短短一天的时间过程,有酸甜也有苦辣,大家齐心合力,终于完成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最终的成果吧~

伴随着墙绘工作的结束“民族团结我践行”队的工作也接近尾声,队员们用自己的双手打造美丽风景墙绘,凝聚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