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盛夏|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革命血脉丨健康管理系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我是陈静思,一名高校思政辅导员。我的爷爷是一名光荣的新四军,如今已有93岁高龄了。今年正值建党百年,这个暑假,我带着我的学生们去到生我养我的故土——南平,寻访我爷爷以及我爷爷那一代老党员们的光荣足迹。我希望,流淌在我身上的红色基因,能够在这个夏天流进我学生的血液里,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7月11日-7月13日,健康管理系思政辅导员陈静思老师带着来自八闽各地的学生组建了一支红色筑梦队伍。他们以南平为目的地,开启了一段“忆故园→访先进→敬楷模”的红色传承之旅。
为让同学们能够以最直观的方式学习革命情怀,赓续红色精神,7月11日,静思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南平市第一医院看望爷爷。同学们特地准备了亲手制作的“红船剪纸”向新四军爷爷致敬。
张级,1929年12月出生于江苏如东,1944年7月参加新四军,194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特务连战士、卫生部统计员、军医等,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曾在南阳会战中立过四等功,腰部和左手至今仍留有淮海战役时被弹片击中的伤痕。
张爷爷虽年事已高,但英雄气概仍不减当年,据说每次有人前来拜访,他都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敬礼表示欢迎。孙女学生的到来让爷爷异常兴奋,即便发音吃力,他也铿锵有力地念起了早已记不大清的、年轻时写的从军小诗。同学们要离开的时候,爷爷用力对大家说到:“我太幸福啦!谢谢你们!”,还借用毛主席的话语叮嘱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看望了爷爷之后,我们又拜访了静思老师的奶奶和姑姑。
张爷爷的妻子陈奶奶也是一名具有65年党龄的老党员。同学们的到来让奶奶开心不已,退休前担任过中学校长的她十分关心新时代学子的成长成才,在和同学们交谈的过程中,她时不时鼓励大家在校要好好学习,积极担任学生干部,为同学服务,毕业后用本领、用情怀报效祖国、报答父母。
据说,静思老师的姑妈小月阿姨在她的成长历程中一直担任着“顾问”的角色。这回,小月阿姨又为我们当起了爷爷事迹的传声筒,为我们讲述了张爷爷从参军到抗战,再到文化大革命等许多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生动故事。小月阿姨如今也有35年的党龄了,从小在张爷爷军人作风的影响下,她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我,踏实做事,友善待人,在2020年还被评为南平市第七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一朝入党,一生为党。在静思老师的家乡,像张爷爷这样一生忠诚于党的老党员还有许许多多,他们用毕生的精力,默默无闻地为党工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作出了贡献。
7月12日,静思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延平区、安济村,拜访了6位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高龄老党员,通过听老党员讲初心故事,感受时代变化,感悟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
聆听党员故事
党员姓名:魏重春
年龄:72岁
党龄:52年
退休前职务:南平市人社局调研员
党员故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参与落实党的干部政策,平反、纠正了大批冤假错案。在教育改革中坚持当地中专校和技工校合并为技师学院,为社会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在职期间长期从事党务工作,尽心尽职。退休后的十几年中一直坚持老区建设和老区群众的眼健康,在全市乡村开展“光明行”活动!
寄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希望中国共产党永远是我们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员姓名:黄瑞荣
年龄:86岁
党龄:68年
离休前职务:南平市公安局监察员
党员故事:1962年,蒋介石用木箱投放“反攻大陆”传单,木箱上层放传单,下层放手枪,村民看到后不敢拿手枪,却把传单全部拿光。当时担任监察员的黄瑞荣毅然前去收缴手枪
寄语:希望看到我们祖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富强,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祖国统一。
党员姓名:李腊生
年龄:90岁
党龄:65年
退休前职务:南平市劳动局副局长
党员故事:自工作以来,一直为党做基层、前沿工作。每日夙兴夜寐,早至凌晨五点,晚至半夜十二点。1960年饥荒,在移民安置办,调动外省劳动力以增加本省劳动力,后又在退伍军人安置办工作,解决部队退伍军人安置问题。
寄语:我感谢中国共产党的培养教育,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响应党的号召就是我的本职工作!
党员姓名:陈松谈
年龄:87岁
党龄:56年
退休前职务:南平市地委老干局书记
党员故事:在职期间,为党和国家推介并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尽职尽责、公平公正。深受党和国家的信任,以思想先进、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为推荐考察标准,举荐了一批优秀干部,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好公仆。
寄语:希望我们的党和国家,越来越好,繁荣富强!
党员姓名:王兴隆
年龄:86岁
党龄:64年
退休前职务:安济村通讯员
党员故事:年轻时为土改队当过通讯员,负责联络当地工作人员,因能力突出被举荐加入共青团,担任团支部书记,后被推举入党。在岗期间,他尽职尽责,任劳任怨,一心为人民服务,退休后仍不忘初心,始终坚持听党话,跟党走。
寄语:现代化强国的重任在青年人的肩上,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党员姓名:江大利
年龄:81岁
党龄:55年
退休前职务:安济村书记
党员故事:参军5年,退伍后一直致力于基层建设,坚信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职期间,为安济村建设水利电力,为当地群众作出卓越贡献。
寄语:永远跟党走,希望党和国家越来越好,蓬勃发展!
心灵手巧的青年一边带着爷爷们小心翼翼地拼装“红船”模型,一边向老党员学习红船故事和红船精神。这既是一次党史重温学习,也是一次革命情怀感悟。
年龄是生命的长度,党龄是热枕的奉献!同学们怀着崇敬之心,为老党员送上长寿面,祝愿他们身体健康,寿比南山,同时也祝愿中国的革命者永远年轻!
健康管理系系学子还利用专业特长为农村的老党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健康服务。简易的血压测量、简单的老年健康养护知识普及,却让老党员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情。
在南平这片热土地上,有一位“最美奋斗者”,他是党的好干部,是百姓带路人,他是闽北儿女的光荣与骄傲——时代楷模廖俊波!
廖俊波同志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曾任政和县委书记,2015年6月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2017年3月18日,廖俊波同志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
为追寻这位在南平成长起来的优秀干部的先进事迹,引导同学们学习俊波精神,接好新时代的接力棒,走好新时代奋进路,7月13日,静思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南平政和县石圳廖俊波先进事迹馆参观学习。
没有实地考察,绝对无法想象这座曾经被人戏称为“垃圾村”的小村,如今已变成眼前这拥有潺潺流水、幽香茶社、古朴豆腐坊和飘香果园的美丽景区。还没走进事迹馆,同学们便已经体会到人民对廖俊波同志“他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大变样”的褒奖,也领略到廖俊波同志“苦干实干,造福一方”的工作魄力。
事迹馆内,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仔细阅览馆内的文字、图片和实物,重温廖俊波同志在南平政和县的工作足迹。“赚钱的事让老百姓干,不赚钱的事让党委政府干”“认准的事背着石头上山也要干”,一句句质朴的语言,一张始终挂着灿烂笑容的脸庞,廖俊波同志勤政为民的公仆情怀和他勇于突破、真拼实干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每一位同学。
生我养我的家乡闽北是一片激情燃烧的红色故土,我的爷爷将一生奉献给了“红色事业”,也用一生践行党旗下的誓言。
如今我有幸成为一名思政辅导员,我想,我应责无旁贷地将这份热爱传递,希望我的学生就像我当年听着爷爷的故事长大一样,在红色文化中成长,让红色文化的魅力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健康管理系“三下乡”指导老师:陈静思


































校团委——宣传部
2021年7月22日